学院信箱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学院概况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教学科研 专业设置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学生工作 党建文化
学院概况
快速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学动态
高职教育视域下的通识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7957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6日
摘要: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通常包括“相互融通”、“培养理性”、“守护大学精神”三层基本涵义,“通识教育”是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应是其基本宗旨之一。时下,一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着若干困境,为此,高职院校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积极开发精品的通识课程,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文化素养,走通识式的道德教育,推进人文校园建设。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将其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目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正被一些社会媒体、高校教育管理者、大学教师及大学生所认识。而对高职院校来讲,整体上看通识教育还是一个相当生疏的概念。通识教育是否适用于高职教育,成为当代中国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 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可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笔者认为,从归纳的角度看,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相互融通的教育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和灿烂辉煌的时期。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蓬勃兴起,门类繁多。加之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范围日益广阔,层次更为深入。与此同时,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整体化趋势也愈益增强。多学科背景的交叉、综合成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新取向,因此,大学通识教育的“通”是指“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融通。
  (二)培养理性的教育 
   超越知识的异化、唤醒人的智慧对任何时候、任何形式的大学教育都具有普适意义,也是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内涵。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大学的理想》(《The Ideal of University》)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并认为“从本质上来讲,自由教育仅仅是理智的训练,因此,其目的不是别的,恰恰就是培养卓越的智力”。英国学者贝利(Charles. Bailey)同样认为,“通识教育问题实质上是对自由和人文传统的继承……general与liberal在本义上是相联系的,在于塑造自由人,旨在使学生的理性获得自由”。为此,发展人的理性,使人通过理性而获得自由是通识教育的主旨。
  (三)守护大学精神的教育
  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大学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理念。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他提出了著名的现代通识教育思想,认为通识教育是道德教化、价值传承和良知哺育的核心环节,而道德的教化、价值的传承和良知的哺育又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最核心的部分。通识教育对学生来说,是滋养他们心灵的养分,是引领学生不断步入大学精神的使者。
  二、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育人”本质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育人”应是其基本宗旨。爱因斯坦明确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判断力。”“学会了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他的品味雅致,判断力准确,洞察力敏锐,他或许不能成为律师、辩护人、布道者、政界要员、医生、好地主、商人、士兵、工程师、化学家、地理学家、文物研究者,但是他的理智所达的状态已经使他能胜任上面提到的任何职业的一个,或者他可以担任其他任何他抱有兴趣的、闲适、优美、多才多艺和成就感的职业。”他警告:“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如果学校仅仅是专业教育,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但无人文情怀而又自以为是的专家,这样的人只能“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 
   (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是就业聘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笔者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67%),然后依次是人际交往能力(58%)、自我表达能力(53%)、专业能力(41%)和外语能力(27%)。因此,促进和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有助于高职学生在毕业时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其次,专业细化是把“双刃剑”,毕业生在某个行业的具体竞争力加强的同时,容易造成就业面过窄的情况。第三,对于获得基本就业和短期发展的竞争力而言,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能会受到用人单位重视,但在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中,因职场工作的变迁,更换职业已成一种必然。在这种新的知识经济背景下,专业技能的过度专精、过分单一,不仅无益于职业的转换,甚至会成为职业转换的绊脚石。因此,注重“广”、“博”学习的通识教育,对培养学生长期发展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时下,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与普通高校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处在起步阶段,理性审视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现状,仍存在着若干观念上的误解和实践操作上的困境。
  (一)把通识教育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教育相对立
  尽管通识教育的教育内容是非功利的、不指向某种职业的知识,但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教育并非完全隔断。哈佛大学《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是整体的、完整的,而专业教育是器官,是为实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一个部分……通识教育应该贯彻在大学教育的始终”。时下,很多高职院校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识课程,把其和职业技术课程、职业知识课程相对立,认为加强通识教育必然削弱职业教育,回归到普通教育,从而失去特色,于是,一些学校把通识教育作为点缀性、陪衬性的。事实上,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是整个高职教育的统摄者,可以作为高职教育的一条暗线、一种理念,与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知识教育明线一起渗透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
  (二)在形式上,通识教育存在华而不实的做法
  不少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教育,于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通选课程的数目上,导致学生在作出选择时,往往盲目而且避重就轻。这样下去,通识课程就会如罗索维斯基所说的“像曼哈顿的电话薄,厚则厚矣,但能否提供正确的消息?”。就使得通识教育流于表面,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各个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职业取向为学生开发出几门有实效精品的通识教育课程,而不是多而全,要把有限的学分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三)双师型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双师型”师资,是指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也就是获得“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含毕业证和学位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对于职业院校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双师型”师资技能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也不能忽视“双师型”教师文化素质的提升,因为与普通高校相比,双师型教师的文化素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制约着教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教学中将人文知识穿叉其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四)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支离破碎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道德的竞争力日益彰显。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录用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却是一种畸形的、病态的教育。如,发现学生现在职业责任感不强了,就专门进行职业责任教育;发现学生缺乏职业诚信,就专门进行职业诚信教育。但是如果没有对关爱他人的理解,没有对社会义务和责任的理解,没有对国家发展、民族发展意义和责任的理解,没有为公众生活、健康和福利的服务意识以及没有对其他社会道德的理解,职业诚信、职业责任本身就没有立足之地,也就失去了道德土壤,没有了道德的生成意义。这样,孤立的职业责任教育、单独的职业诚信教育,在缺乏其他道德品质支撑的情况下,学生们就只能将其理解为一种教条,一种简单的规范,一种社会或他人强加给他们的道德意识,他们永远也不会真正地接受,不会真正地认识,更不会养成真正的职业品质。职业道德能够内在约束,引导和牵引着企业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追求精神的富足,洁身自爱、做堂堂正正的人,在本职岗位上各尽其能,积极进取。
  为此,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必须走向通识式的道德教育,应使道德教育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应能产生道德迁移,应把握道德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东西,让受教育者在掌握核心道德内容和基本道德思维的基础上,自主地发展和应用道德以使自己轻而易举地适应特殊的职业生活环境。因此,基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通识道德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之本。 
  (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通识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是指一切校园人在校园内外环境互动下,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创造出来的,以师生互动价值观为核心,并体现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一所学校传统、作风、精神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软机制,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又扎根生存于校园精神家园,时刻影响着校园中每个人尤其是学生的价值观、个人情感、个人信仰及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而校园文化蕴涵着通识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同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授——受”式教育功能,也不是以强制性手段来使学生接受教育,而是通过非强制手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陶冶情操,并内化为信念、觉悟和习惯。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自发性,常常游离于学校的人文教育整体目标之外,因此,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承载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充分发挥“人文校园”的通识教育功能,使其成为通识课程的有益补充,从而凸显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
  (作者: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杜志强)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院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  诊改复查专栏
版权所有: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1400046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687号
院办公室:0551-65335807 招生办公室:0551-65319638/65335652 传真:0551-65313862 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888
您是本站的第 72882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