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信箱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 页 学院概况 信息公开 机构设置 教学科研 专业设置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学生工作 党建文化
信息公开
快速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信息公开
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浏览次数:4033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3日

 

引   言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888号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内,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举办。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是有50余年积淀的国家一类研究院,拥有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一批国内领先的科研设备,具有丰富的科技工作经验和丰硕科技成果,文化底蕴深厚,在机械、石油化工等众多行业具有特殊地位和广泛影响。

    学院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优质资源为依托,以“师生为本,机电为重,技能为长,就业为上”为教育教学质量方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拓展计划。现已形成以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着力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制造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发挥自身优势与瞄准市场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机为主,机电管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安全技术管理(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为教育部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安全技术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或省级改革试点专业。“数控编程与操作”等五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数控技术教学团队、制冷与冷藏技术等4个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近五十项教科研项目获得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高校科学研究、优秀青年人才基金等项目立项。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技能训练。学院建有30多个实验室和实训工厂,并建立了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制冷设备维修等十八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其中,制冷实训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建有对外培训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安徽省高职高专教师‘双师素质’机械制造与数控基地”、 “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数控专业省级培训基地”等,并与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建有32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各专业开展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的需要。我院师生在省级技能大赛共有40多人次获奖,部分项目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佳绩。

    学院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加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宗旨。从2003年首届毕业生以来,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目前,我院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做到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满意。目前,我院大量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其中部分同学获得了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

建院以来,我院一直得到上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和肯定。我院将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依托研究院的优质资源,扎实做好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为安徽崛起工业强省输送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提高教学质量,走职业教育精尖化发展道路,以创新驱动提升就业质量。根据皖政〔2015〕8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皖教秘高〔2015〕118号《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职成司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的通知》文件要求,编制我院2015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系统反映我院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充分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收社会监督。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1.1规模与结构

1.1.1毕业生人数

    2015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449人,分系分专业人数统计如表1-1-1所示。 

院系名称

总人数

专业名称

人数

数控与材料工程系

309

安全技术管理

76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25

数控技术

85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34

模具设计与制造

89

信息管理工程系

454

电气自动化技术

102

电子商务

75

工程监理

77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4

市场营销

54

应用电子技术

42

机械工程系

686

机电一体化技术

33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97

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

95

制冷与冷藏技术

12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36

合计

1449人

表1-1-1   分系分专业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1.1.2性别情况

    2015年毕业生中,男生1203人,占比83.02%,女生246人,占比16.98%。男女生人数比例为:4.89:1。 

1.1.3政治面貌情况

    2015年毕业生中,中共党员30人,占比2.07 %,共青团员1285人,占比88.68 %,群众134人,占比 9.25 %。 

1.1.4民族状况

    2015年毕业生中,汉族1278人,回族5人,苗族1人,阿昌族1人。比例分布情况如1-1-4所示。 

1.1.5生源地分布情况

    2015年1449名毕业生中,生源来自5个省份,分别为安徽1433人,河南4人,河北1人,江苏10人和山东1人。 

1.2毕业生就业率

    2015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0.75%。分系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情况如表1-2所示。

院系名称

专业

就业率

院系就业率

数控与材料工程系

安全技术管理

88.16%

91.26%

数控技术

94.12%

模具设计与制造

92.13%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88.24%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92.00%

信息管理工程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

89.22%

91.19%

电子商务

92.00%

工程监理

85.71%

计算机应用技术

99.04%

市场营销

92.59%

应用电子技术

83.33%

机械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

91.34%

90.2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91.75%

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

88.42%

制冷与冷藏技术

91.87%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75.00%

合计

                90.75%

表1-2   2015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分系分专业情况统计表 

1.3毕业生就业流向

    根据2015届毕业生就业派遣数据库,跟踪调查与电话回访的结果,按照相关标准与规定,毕业生就业相关分析如下:

1.3.1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2015届毕业生生中,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人数1290人,占比89.03%;入伍13人,占比0.91%;专升本12人,占比0.81%。其中企业就业人数中,国有企业197人,占比14.98%;三资企业123人,占比9.35%;机关事业单位7人,占比0.53%;其他企业(民营企业)951人,占比72.32%;自主创业4人,占比0.30%;教育教学单位8人,占比0.61%。 

1.3.2就业行业分布

    我院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商务、营销和管理服务业等三大领域。分别占比62.09%、20.25%、12.46%。 

1.3.3就业区域分布

    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内,其中合肥市内就业1016人,占比77.26%。全省总就业人数1173人,占比89.20%。直接服务于安徽地方经济和区域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苏杭地区101人,占比8.28%。北上广深10人,占比0.78%。其他地区6人,占比0.47%。我院已建立合肥市,长三角、珠三角,芜湖机械工业园、苏州经济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区的“一市两角三区域”的就业基地群。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2.1用人单位满意度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和敏锐的创新意识。培养的学生由于具有“基础实、技术精、业务强、上手快”特点,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许多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并成为所在单位的中流砥柱。 

2.2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2.2.1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分析

    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岗位对口与匹配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就业质量与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根据对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问卷抽样调查分析得出,我院毕业生专业与岗位对口比例达到82.18%(包括完全对口、比较对口和一般)。如图2-2-1所示。高对口率表明我校专业设置符合社会要求,所学知识契合企业标准和需求。充分说明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是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极大肯定

2.2.2毕业生薪酬待遇分析

    根据就业回访与毕业生就业问卷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我院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薪资水平在2200/月左右,毕业后签订劳动合同薪资水平处在2500~3300/月区间。2.3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分析

    根据针对2015届1025名毕业生中所做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较高。完全对口、比较对口和一般对口的比例高达82.18%,毕业生对签约单位非常满意的占39.7%,基本满意的占53.71%。同时,毕业生还对我校的师资队伍、就业工作、专业设置、实训设备都给予高度肯定。总体看来,我校毕业生基本实现了对工作环境、未来发展与薪资待遇的预期。

2.4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分析

    就业信息包括就业岗位供求信息、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信息。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和来源呈现多元化和主流化特点。毕业生通过就业校园网以及校园橱窗宣传途径是其获取相关就业信息的主要方式,占比60.56%;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获取信息占比16.32%;通过社会网站获取信息占比10.18%;通过老师介绍获取信息占比8.6%;通过家庭关系获取信息占比5.35%。 

三、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色

3.1领导重视,就业组织体系健全,就业工作有保障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师生为本、机电为重、技能为长、就业为上”作为学院的办学宗旨。深化就业“一把手工程”内涵,学院成立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院长任主任且直接分管就业工作,其他院领导任副主任,院长助理、就业办负责人、各系党总支书记任委员,负责研究、指导全校就业创业工作重大事项和问题。各系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包括系主任、辅导员和骨干教师在内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工作办公室是毕业生就业专门专职机构,同时下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大学生创业模拟室”和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协助做好全院就业创业工作。从而形成了“一把主抓、处室为主、各系统筹、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联动机制。

3.2依托办学母体单位优势资源,创造高质量就业内涵。

    我院长期在研究院内办学,与研究院资源共享,我院的大量专业与研究院的主专业重合,因此我们除了在日常的大量实习实训环节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在多个专业的学生毕业环节让学生进入各类专业实验室,检测中心、工厂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企业工作素质,为学生就业做好铺垫;另外,由于研究院与国内大量知名行业厂家保持的深入而广泛的合作,每年有大量的大中型制造业厂家和研究院以及我们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交流,其中许多厂家对我们的毕业生有需求,我院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与企业广泛交流的基础上,积极了解企业、服务企业、并和很多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大量推介我院毕业生,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进入到较好的企业,学有所用,专业对口,保证就业的高质量。

3.3开拓产学结合的就业模式

    学院的制冷与冷藏技术等专业,由于在教学中直接加入了这些高科技试验检测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教学内容,并且让学生进入属国家制冷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心以及工程中心进行实习实训,掌握操作使用这些设备技能和形成岗位职业素养。我院学生具备了其他普通院校同类学生所不具备的专业素质。很多优秀的学生跟着科研项目及设备一起被相关企业录用,并且工作后很快成为单位技术骨干。目前,上海大金公司、大连三洋、天津丹弗斯、青岛海信日立、合肥格力电器、上海三菱电机公司都录用了我院许多机械和制冷类专业毕业生。

3.4特种设备操作岗位职业技能证书保障高质量就业      

    我院安全技术和焊接是我院的特色专业,目标岗位群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行业特定上岗资质和较强职业能力检测人员,针对这些行业特殊需求,学院在教学中围绕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实训和取证,帮助学生取得行业认可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无损检测等证书,通过培训使学生与岗位无缝对接,可直接持证上岗。受到行业企业的特别青睐。目前,南京德邦无损检测有限公司、杭州天工检测有限公司、兰石所、安徽省属电力建设各公司等企业都从我院录取了大量的此类学生。

3.5关注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采取校内与校外、专业与项目、资金与政策“三个结合”,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大学生创业模拟室”和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的建设为契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育。

    依托校内30多个实验室和实训工厂,联合32个校外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融合校内外两方面资源,建设了一批有示范性、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通过构建校内竞赛体制,广泛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升”的培养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深入开展企业家进校园、知名校友报告会、举办创业者风云论坛、建设杰出校友创业文化长廊等途径,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参与创新创业热情,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多角度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截至目前,我院师生在省级技能大赛共有40多人次获奖,部分项目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佳绩。同时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创业明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其中部分同学获得了全国、全省五一劳动奖章。据不完全统计,毕业后通过艰苦奋斗成功创业的校友就有近千人,其中,自创企业资产达百万元以上的就有100多家,广大校友对学校的培养给予了充分认可,认为其工作能力的提高和个人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母校的培养。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

4.1 注重过程互动,建立就业反馈招生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根据行业需求、参聘效果、就业质量来调整专业机构和招生规模,不断增强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领域契合度。实现招生、就业、培养联动。建立招生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近三年来,停招热能动力与设备、物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四个专业,增招无损检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工程监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专业。欲退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一个。实现社会需求与专业发展良性互动。

4.2促进教学相长,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学校每年组织对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调研,听取学生和单位对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注意将调研结果真实反馈到教学、培养环节,实现各环节良性互动。教学环节迅速做出调整和改革。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和敏锐的创新意识。培养的学生由于具有“基础实、技术精、业务强、上手快”特点,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许多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并成为所在单位的中流砥柱。

4.3依托科研院所科技平台,扩大多元合作,搭建特色就业模式。

    学院在用人单位选录学校毕业生的基础上,致力于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在国家机械行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行业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行业单位输送特殊人才。同时通过研究院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承接和技术转让过程中,向相关企业推荐毕业生。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行业群就业”模式。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趋势研判

    2016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观念仍待转变。学校急、企业急、毕业生不急”的现象依然明显。近年来,由于地区工资差距逐年缩小、东部沿海省份生活成本较大等原因,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在本省就业,出省就业积极性不高。在全社会业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的新常态的情况下,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带来新挑战。

5.1强化校园实习实训硬件设施建设,共享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国家级实验室资源。

    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压缩机的寿命与可靠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共性基础技术试验研究及新产品新技术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行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推广、国防配套新产品研制项目等为研究方向。通过共享资源,结合国家前沿科技,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和钻研精神。

5.2构建校内竞赛体制,开展多批次创业培训。

    通过“实训带动、以训带培、以赛带检、强化实践”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 “基础实、技术精、业务强、上手快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方案。通过创业培训,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成立了创业指导教研室。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多批次创业培训和大学生创业政策宣讲,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创业人数和水平。

5.3积极探索校企、校地、校政合作模式。

    目前我院已开展和即将开展“现代学徒制”和合肥市“工学一体”就业就学工作。得益于校友资源,筹建“大学生就业见习与创业孵化基地”。积极争取并参与人社部门的“四进四扶”活动。学院将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从政策制度、经费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以加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宗旨。着眼于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造性人格为主脉,将专业教育、工程实训、技能培养和创造力训练深度融合。提升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实践和就业创业能力。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院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  诊改复查专栏
版权所有: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1400046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687号
院办公室:0551-65335807 招生办公室:0551-65319638/65335652 传真:0551-65313862 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888
您是本站的第 726585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