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部门介绍 时政要闻 思想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规章制度 学生管理 团  委 学生资助 留言簿  
思想教育
理论学习
国防教育
安全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思想教育
防护首席专家段泽民:让C919大飞机抗雷电
浏览次数:3264   来源:人民网   发布人:xsc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2日  【字号

     

安徽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一路往西,来到井岗路与潭冲路交口的合肥蜀山新产业园内,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儿。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几幢小楼,巴掌大地儿,偶尔还伴随着雷击试验时的几声“炮响”,与想象中的“高精尖”完全不符。

就在这片方寸之地,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中航工业基础院飞机雷电防护首席专家段泽民带着他的团队,承担起我国航空工业各类飞行器的雷电防护试验工作,这填补了飞机雷电防护试验技术在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

“目前已经完成C919大飞机雷电防护试验的1/3,明年是试验的高峰期,我们正在积极准备。”段泽民说。

一架飞机平均每年要受一次雷击,雷电防护技术是航天工业绕不开的坎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飞机雷电防护领域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1992年,正在承担重点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的一家研究所,在全国寻找能够为飞机进行雷电防护实验研究的单位,并找到了段泽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他与雷电由此结缘。

段泽民一直从事有关强脉冲功率的课题研究。“强脉冲功率重点研究如何产生时间很短的强脉冲电流,而飞机的雷电防护,就是考虑如何再把产生的强电流作用到飞机上,还能让它没事儿。”段泽民解释。

段泽民和他的同事接下了差事,临时拼凑起实验室,再添置些设备,关起门来干了40多天,我国历史上首次飞机雷电防护试验就这么完成了。

“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只限于做个机头雷达罩等简单防护,无法进行整机试验。”但通过这次项目,段泽民意识到,雷电防护研究有需求,更有必要。

“一架飞机,平均每年要遭受一次雷击,由此导致的飞行事故,国际上发生过很多。欧美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飞机的雷电防护,而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还只能靠规避恶劣天气来控制飞行。”段泽民说。

“中国要独立发展航天工业,雷电防护技术根本绕不开,迟早的事。”同行的一句话,对段泽民触动很大。1995年,由于研究所条件有限,他选择停薪留职,离开研究所单飞。

为让大飞机符合雷电防护标准,实验室攻克了大量难题,实力获欧美认可

段泽民创业后最初的实验室位于合肥市宁国路上一栋小楼房的三层,大约200平方米,第一层是印刷厂,第二层是歌舞厅。“每次雷电试验发出轰的一声巨响,热闹的歌舞厅便会霎时间安静下来,歌厅老板常常无奈地说,‘老哥,能不能轻点’。”段泽民说。

那时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很一般,用段泽民的话说,“只能表示这个工作国内有人做了,但与国外相比,简直望尘莫及!”

加快研究步伐,参加技术交流会,想方设法推销技术,成为段泽民每天的工作。慢慢地,航空工业的一些研究所开始认可并向他提出试验项目需求。

1999年,就在段泽民创业的第四个年头里,转机来了。

“那个时候国家上了很多新任务、新课题,加之国际上飞机适航标准越来越严格,飞机雷电防护的必要性愈加凸显,而当时国内有能力揽下这个活儿的,只有我们一家。”段泽民说。

项目越来越多,订单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最重大的突破是在为ARJ21飞机做整机雷电防护实验的项目上,项目的承制单位把整机试验交给国外的实验室来做,但我们作为配合试验单位,参与了全过程,这对我们提升技术帮助非常大。”段泽民说。

后来,经过不断摸索,在为ARJ21飞机开展雷电防护适航取证试验中,实验室的技术能力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局的认可,在中法合作的EC175直升机雷电试验中,还获得了欧洲航空安全局的认可。

“航空领域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是欧美国家。”段泽民解释,“得到他们的认可,就证明了你的飞机雷电防护能力已经符合国际航空飞行的适航要求。”

2008年,C919项目正式启动,段泽民团队顺理成章地挑起了C919的雷电防护工作。

飞机在交付前,需经过数万次的雷电打击。因此要在实验室模拟真实的雷电环境,对飞机的每一项设计方案和各零部件承受雷电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能力进行考察验证,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直到符合飞机雷电防护的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段泽民团队又攻克了不少难题。比如,为解决机身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电能力差、易遭雷击的问题,段泽民花了近两年时间,进行各种尝试,在飞机机翼的防雷结构中增加了能够满足飞机接地要求的金属肋结构,提高了雷电的防护能力。

“从理论和试验情况看,C919大飞机能够承受200千安雷电的打击,抗雷击能力特别强。”段泽民说。

随着C929等更多国产飞机投入研发,雷电防护团队有信心展开国际竞争

“面对欧美国家,如果说之前是望尘莫及,后来能够望其项背,到现在,我们的飞机雷电防护技术已经跻身第一梯队,可以和欧美国家并驾齐驱了。”段泽民很有信心,“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超越和竞争。”

“实验室现在立项了不少课题,策划了许多新型试验方法,购置了一些先进装置,如果目标预期都能实现的话,超越欧美国家是完全有可能的。”段泽民说,“到时候我们就要走出去,和国外的先进实验室竞争项目。”

现在,段泽民正在为明年C919首飞前的实验高峰期做准备,“C919的结构件如航电设备、燃油系统等还要在实验室开展雷电及高强度辐射场试验工作。”段泽民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大型宽体客机C929已进入到关键技术的研究阶段,而段泽民和他的团队,还将承担起C929的雷电防护工作。

“C919是两排座位,单通道设计,而C929的初步方案是宽体型,机身更大更长,三排座位双通道,能载客400人左右。”谈及未来的大飞机发展,段泽民有很多憧憬,“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突破,国产大飞机一定能在未来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与波音、空客平等竞争。我们的技术研究生逢其时。”

如今,当年200平方米的实验室已经发展成为中航工业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段泽民和他团队的航天梦,正越飞越高。


打印 』※ 收藏此页 ※『 关闭


版权所有: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工作网  邮编:230031
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888号  信箱:xsc@163.com  电话:0551-5335625  
皖ICP备14000465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687号